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记湖南韶山南环线景观工程—绿色景观长廊装点红色圣地
市场动态

记湖南韶山南环线景观工程—绿色景观长廊装点红色圣地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曹云 日期: 2009/3/17 12:42:39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进入韶山核心景区的韶山南环线两侧,樱花烂漫、桃红柳绿、绿草如茵,游园里小孩嬉戏、老人漫步,一派祥和安乐的宜人景象。如果回到一年前,同样的南环线两侧,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两旁行道树缺株断带、品种单一、观赏性不强,沿线房屋建筑无风格、无特色、品位低、凌乱破败、新旧悬殊。

中国园林网3月17日消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进入韶山核心景区的韶山南环线两侧,樱花烂漫、桃红柳绿、绿草如茵,游园里小孩嬉戏、老人漫步,一派祥和安乐的宜人景象。如果回到一年前,同样的南环线两侧,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两旁行道树缺株断带、品种单一、观赏性不强,沿线房屋建筑无风格、无特色、品位低、凌乱破败、新旧悬殊。

“漫步景观路,追随伟人行。”在这个春天,去年年底才完成景观工程建设施工的南环线恰如一条美丽的绿色飘带,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示范工程意义大

韶山,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传说,它因舜帝南巡至此演奏“韶乐”而得名。在当代,它因孕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而闻名于世。

韶山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核心景区共有南北两条绕行于景区周边的环行公路。其中,南环线起于竹鸡段“旭日广场”,止于韶山冲毛泽东广场,全程5.11公里、宽12米,最初是毛主席1959年回韶山时的一条乡间小路。2003年,毛主席诞辰110周年时兴建了南环线。后来,尽管有80%的游客经此进入核心景区,但当年改扩建后路线两侧并没有进行景观绿化建设。这无疑影响了韶山在游客心中的形象,亦与韶山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极不相称。

2006年7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韶山南环线景观工程。2007年3月,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主持省委常委会,明确提出韶山南环线景观工程建设要充分展示“伟人故里、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和谐韶山”的独特风貌和三湘儿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情怀,要坚持“少动土、低投入、易维护、利农户”的基本原则,使韶山南环线实现“夏有花、冬有红、有层次、连成片”。

2008年,恰逢毛主席诞辰115周年。湖南省还决定,将韶山南环线景观工程作为向毛主席诞辰115周年的献礼工程,由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宪平担任工程建设指挥长,省林业厅为韶山南环线景观工程的实施单位。工程建设采取“省直部门出资、金融机构和大型国有企业自愿赞助”的方法筹措资金,先后共有62家单位和企业慷慨捐资近6000万元。

2008年1月9日,韶山南环线景观工程正式立项。2月底,正式开工。建设过程中,徐宪平指挥长多次亲临现场进行检查指导,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反复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好工程建设,韶山南环线景观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省林业厅副厅长胡长清时刻关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在全体工程人员的努力下,经过10个月的施工,12月24日正式竣工。在竣工典礼上,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等为工程植下象征竣工的纪念树,并为工程纪念碑揭幕。

“现在,一进入韶山,绿色的风光带沿着公路向韶山核心景区延伸,远处乡村民居的炊烟袅袅升起,真让人心旷神怡!”经过景观提升后的南环线进出核心景区时,游客不无欣喜地说。

敢教日月换新天

从同样刚竣工的韶山高速下来,记者首先来到南环线景观工程起点处。这里有一组浮雕文化墙,以展开的画卷和书本为构图框架,新颖别致地描绘了韶山文脉延续和历史变迁。浮雕第一部分为远古时期,介绍韶山的起源;第二部分为革命战争时期,人物群雕反映出韶山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迈气概;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美景跃然于上;第四部分为和谐发展时期,突出表现韶山生机勃勃的未来。

品读完浮雕,带着无限的历史文化思绪,接着沿南环线前行,呈现在眼前的完全是一幅自然水墨山水画。一处处游园、一排排乔木、一片片绿地、一簇簇鲜花、一间间民居……简直令人目不暇接,不禁令人想起古人笔下的桃源仙境,更为工程设计、施工等各方人员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而深深折服。

据介绍,从竹鸡村进入韶光村的第一个池塘,一直以来渗漏不止,塘内水不过尺、塘边杂草丛生,几乎就是一处烂泥塘。如今,精心堆砌的驳岸、岸边轻拂的垂柳等使池塘“变活”了,明净的清水平台、岸边屋舍的倒影无不带给人们以无限美感。

水塘恢复了生机与活力,由荒地改造而成的多功能果园也同样令人流连忘返。在如今栽满了杨梅、枇杷、银杏和柚树的果园里,游道蜿蜒曲折、凉亭点缀其间;在宜人美景的映衬下,曾经淹没于杂草之中的水井也不由得令人想起“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古风遗韵,也更加感慨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景象。

在一个耸立着“韶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碑的游园里,看到乔木高耸、花草飘香,记者完全想象不出这里原来会是什么样子。后经了解才知道,此处原为一个破败不堪的砂石场,又脏又乱。现在,通过土地扩展、边坡改造并辅以亭台游道,变成了一个休闲公园。在采访时,还不时有玩轮滑的小孩从我们身边嬉戏打闹着经过。

其实,在全长5.11公里的南环线上,类似景观实在太多了。在这里,你甚至还可以参观一座小型植物园——以前是一个混凝土预制场,飞扬的灰尘、震耳的噪音令附近居民不堪其扰。如今,这里栽植的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红豆杉、伯乐树和二级保护植物乐东拟单性木莲、观光木等,还有日本原产的樱花。

沿线除了赏心悦目的植物景观,还有引人入胜的水榭亭楼、绿阴环绕的乡村民居、安全环保的生态停车场、都市风格的地灯装饰……可以说,现在的南环线两旁,步步有风景、处处有风情,俨然就是一条生态走廊、绿色飘带,装点着圣地韶山!

展示新农村风貌

完成景观改造的南环线,充分地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今年春节,亲戚到我们家都不敢认,还以为走错地方了。”韶光村居民谢自然在被问及对工程的印象时,开口就对记者连说了3个“满意”,据说连他在广州工作的弟弟今年春节回家也竟然以为走错了门。

对景观工程赞赏有加的居民,自然不止他一个。“要是自己把房子弄得这么漂亮,至少也得花六、七万吧?”铁皮村的孙友明跟记者说起这些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家的两幢房子恰好在南环线沿线,这次一并得到改造。修葺一新的房子在屋前那一片精致小花园的掩映下,隐隐透出一派乡村别墅风情,也让他对搞好农家乐项目充满了信心。

的确,南环线景观建设是全方位的。沿线村落房屋的改造注重表现湖湘建筑文化,在原有基础上,装饰青瓦、白墙、木窗;兴建商业街和休闲文化广场,则强调突出时代特征与传统风情的对比与统一;沿线农田里紫云英、油菜、玉米、向日葵等为田园增添四季美景,象征伟人高尚品格和高雅情操的荷花十里飘香,而杨梅、桃、李等水果则与挺拔劲竹相映成趣。

“正如你所看到的,我们实施的工程项目包括农田改造、水塘治理、山体林相改造、水渠修复、边坡改造与绿化、民宅改造与房前屋后美化以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等。沿线的景观风格分不同路段设计为城镇景观、村落景观、田园景观、山林景观和休闲游乐区、珍稀植物观赏区、湿地公园等12个景观节点。”陪同采访的施工方人员告诉记者。

据工程资料显示,工程总建设面积72万平方米,包括绿化面积52万平方米、新建建筑2栋、民房改造48栋、水塘治理31口、边坡护绿29处以及相关公共配套设施。

如今,韶山南环线景观工程建设,实现了“伟人故里、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和谐韶山”的建设目标。南环线景观带与逶迤秀美的韶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水乳交融,构成了一幅壮美秀丽的自然画卷,成为进入韶山观光旅游的第一景点。
 

编辑:夏腊梅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园林网 ylmm.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